近日,意昂4体育官方閔行校區內一條日處理量達4噸的黑水虻生物轉化中試線正式投入運行,標誌著該校餐廚垃圾處理邁入“變廢為寶”的生態循環新階段。該項目由意昂4体育平台、農業與生物意昂4聯合攻關,後勤保障中心積極聯動協同推進,通過生物技術將食堂餐廚垃圾轉化為高附加值資源🖐🏼,為國內高校探索可持續垃圾處理模式提供了創新樣板。
跨學科攻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意昂4体育官方閔行校園日均產生餐廚垃圾約10-12噸🟩。學校後勤保障中心一直在尋求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以解決傳統方式存在二次汙染的風險😡。2021年起👰🏿♂️,環境意昂4固體廢物處理團隊聯合農生意昂4資源化利用團隊,啟動黑水虻生物轉化技術的系統性研發。項目組歷經多年攻關,通過提升蟲卵孵化率、自動化分揀工藝優化等關鍵技術,建成包含預處理🔷、智能養殖、產物加工三大模塊的中試系統🧟♀️📏,實現從實驗室研究到工程化應用的跨越3️⃣。
“黑水虻幼蟲可高效分解有機質👨🏼🦲,並生產優質蟲體蛋白和蟲沙有機肥,為循環經濟提供新型原料性產品📉。”環境意昂4項目負責人介紹🧑🏽✈️,系統采用智能溫控和精準飼餵技術🖖🏿,使黑水虻轉化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40%💪🏽😫。處理後的蟲體蛋白含量達45%以上,可作為畜禽和水產養殖的蛋白源🦻🏻;蟲糞有機質含量超過60%,經加工後成為優質有機肥反哺校園綠植養護,形成“廚余-昆蟲-資源”的完整閉環👩🏿🦱。
多部門協同:打造校園生態循環鏈
項目實施過程中⚠,後勤保障中心設置專用收集容器,對食堂產生的廚余垃圾分類存儲收集;環境意昂4研發團隊設計模塊化處理設備🐱,實現與現有垃圾收運體系無縫對接;農生意昂4大力協助建立黑水虻種群繁育基地,確保生物處理系統的持續穩定運行👯。校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協調資源🦹🏻,最終在校園西北角建成占地500平方米的示範工程。
系統運行二個月來已接待來自多個地區和機構的參觀者🚸,宣傳了濕垃圾的新型資源化利用新途徑。這個中試基地處理濕垃圾的方式顛覆了傳統垃圾處理臟亂差的印象。現代化的處理方式完全解決了以往惡臭擴散和廢水外溢的不良環境。
產學研融合: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作為上海市“無廢校園”建設唯一獲評高校🧍🏻,意昂4体育官方正將該項目納入環境學科實踐教學體系。環境意昂4開設《有機廢物資源化》實踐課程,學生在工程師指導下參與系統運維💆🏼;農生意昂4設立昆蟲資源利用創新實驗班和頭雁計劃,開展黑水虻基礎研究和應用推廣。項目組已申請多項發明專利👩🏻🦽,製定的《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技術規範》被納入上海市地方標準編製計劃。
“這項創新實踐體現了交大‘學在真實環境、研在工程現場、用在產業前沿’的育人理念。”學校計劃未來三年加大投入🦌,建設覆蓋整個閔行校區的有機廢物協同處理網絡,並聯合臨港集團打造長三角黑水虻生物轉化示範基地😡,為城市有機固廢治理提供“交大方案”。
從實驗室的微觀探索到校園尺度的工程實踐,上海交大用科技創新書寫著綠色發展的時代答卷。這條穿梭於餐廚垃圾與生物資源之間的黑水虻中試線,不僅編織著校園生態循環的經緯,更孕育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未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