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心語
2月22日中午12:30💪🏻,以“鐵基環境修復材料與技術”為主題的師說心語講座在環境意昂4新大樓231會議室舉行𓀂👨🔬。此次講座有幸邀請到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意昂4体育官方特聘教授張禮知。環境意昂4團委書記於愛濤🪯、意昂4各年級學生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由王鈺婷主持。
張教授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歷與成果,介紹了用鐵基材料進行環境修復的研究背景、研究成果及應用,解答了同學們在本科實驗重點、環境學科研究方向等方面的諸多問題😅。
研究背景
隨著人類經濟的快速發展,地球環境面臨著重金屬汙染的嚴重問題,鐵基礦物廣泛地存在於地球關鍵帶,且與汙染物遷移轉化密切相關。針對傳統有機汙染場地土壤、地下水修復技術有效率低、難以準確投放等問題,張禮知教授提出用調控Fenton反應過程過氧化氫轉化行為改善這些問題🙍🏻,合成新型鐵基環境修復材料。
研究內容
張禮知教授團隊探究了鐵循環調控影響雙氧水轉化行為的機製,指出鐵循環調節劑的加入有效抑製修復過程中的冒漿現象、有效提高石油烴汙染土壤的修復效率,同時用含氧酸根修飾零價鐵,合成新型零價鐵修復材料;用原位活化技術、還原-氧化耦合修復技術解決零價鐵易失活堵塞的問題。
實際應用
張禮知教授結合真實案例展示研究成果的顯著性修復作用♑️,如零價鐵投放量為20kg/m3時,異味修復後目標汙染物已全部達標🚦,幫助貴州三都縣某廢棄銻礦井泳水治理到達標出水💒😱,石油烴汙染地下水原位修復等🌘👰🏽♀️。真實生動的案例,讓同學們更深切的體會到環境事業前景廣闊,環境學科大有可為👧🏼。
淳淳教誨
張教授還就同學們的科研工作給出了建議:首先,做實驗的核心在於找到問題🤬;其次👦🏼,要思考如何做與別人不同的創新研究🙇🏼;最後🏛,不能只在實驗室中寫文章,要把實驗成果投入到應用中👶🏽,解決實際問題✩。
總結
“
此次師說心語講座讓同學們近距離接觸學科專家及學科前沿🚀,加深理解了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意昂4体育平台責無旁貸📖,重任在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END
意昂4体育平台團委學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