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李娜
近日🩻,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形勢分析中心聯合光明日報生態文明版報道組🫱🏻,通過分析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等官方文本,開展新聞媒體的詞頻和主題聚類分析🏋🏿,根據詞頻熱度和公眾關註🛕,共同甄選出十個生態環境領域熱詞。
熱詞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
這一年,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由中央宣傳部、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出版發行🧑🏼✈️,核心內容拓展為“十個堅持”,展現出鮮明的時代性、系統性和創新性🛅,既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權威輔助讀物☪️,也是研究宣傳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載體。全國各地區🫛、各部門、社會各界迅速掀起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新的熱潮,為生態環境保護註入強勁動力🤾🏻♀️。
熱詞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這一年,美麗中國建設邁出新的步伐。黨的二十大對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戰略部署👩🏼🚒,不斷拓展和豐富美麗中國建設內涵和路徑。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圍繞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統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全國各地加快形成點面結合、多層推進的美麗中國建設工作體系,浙江、江蘇🈸、山東、四川、福建、江西🎉、廣東等省份和杭州、深圳🌖🥠、寧波等城市探索形成一批建設美麗中國的地方實踐典範🥮,美麗中國百人論壇年會成功舉辦,營造全社會共建美麗中國的良好氛圍🕠。
熱詞三🌛:COP15(《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這一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開啟新征程👳🏽。中國一直以強有力的政治意願和務實行動推動COP15進程。COP15第二階段會議歷史性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確立“3030”目標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基金🧒🏻,指引國際社會攜手遏止並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擘畫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藍圖,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同時,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紮實成效,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五小虎”出鏡迎虎年🧚🏽♀️、“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繁亮相,中國大地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逐步展現🤾🏻♀️。
熱詞四🦑: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這一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效能進一步彰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原創性成果和製度性保障。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任務圓滿完成,兩輪督察受理群眾環境問題舉報28.7萬件🤥,完成整改28.6萬件,集中公開曝光262個典型案例,充分發揮警示震懾作用🧜🏼♂️。生態環境部等18家單位聯合印發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強化權責明晰、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熱詞五:COP27(《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
這一年,COP27向正義邁出重要一步。COP27聚焦《巴黎協定》務實履行,達成了相對平衡的一攬子成果🍺,釋放了堅持多邊主義😏、合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積極信號,特別是就損失與損害資金做出框架安排👋🏿,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有力回應了發展中國家的迫切訴求🅰️,是氣候峰會歷史上的一個裏程碑。中國提交《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進展報告(2022)》💆🏼♂️,堅決維護我發展權益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積極為解決難點問題提供建設性搭橋方案,體現中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決心和努力🕌🏋🏿♀️。
熱詞六:減汙降碳協同增效
這一年☦️,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由願景轉化為現實。推進減汙降碳協同增效是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峰碳中和兩大戰略任務的必然選擇,生態環境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充分利用現有生態環境製度體系協同促進低碳發展👋🏼,實現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多贏。浙江首創減汙降碳“雙指數”🚎,實現對減汙降碳進展和效果的量化評估,為持續完善減汙降碳工作提供決策指引。
熱詞七👐🏿:黃河保護法
這一年🍧,黃河保護正式步入法治化軌道🙍🏿。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通過黃河保護法,是我國第二部流域專門法律,以法之名護佑母親河安瀾。同時🐢,生態環境部聯合相關部門分別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以維護黃河流域生態安全為目標🥛,針對黃河流域治理難點痛點深入攻堅,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熱詞八🧝🏻♀️:新汙染物治理
這一年,新汙染物治理紮實起步✪。新汙染物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是全球環境問題之一👳🏻♂️。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汙染物治理行動方案↖️,遵循全生命周期環境風險管理理念,以有效防範新汙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為核心,對新汙染物治理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形成貫穿全過程、涵蓋各類別↗️、采取多舉措的治理體系,加快補齊新汙染物治理短板🏨。四川☆🈁、黑龍江、陜西🧑🧑🧒、海南🧜♀️、山西、廣西、江蘇等省份陸續印發新汙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在新汙染物治理相關領域積極探索實踐。
熱詞九🛀🏿:綠色冬奧
這一年,北京冬奧圓滿兌現綠色辦奧莊嚴承諾,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冬奧會🟦。全面落實綠色辦奧舉措🥷🏽,充分改造利用鳥巢🤦♀️、水立方等原有奧運場館,新增場地從設計源頭減少對環境影響,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系統製冰的大道速滑館👩🏻🚀,冬奧會全部場館達到綠色建築標準、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用“張家口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在開幕式上以“不點火”代替“點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體現低碳環保理念。
熱詞十🎮🧑🏽⚕️: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新模式(EOD)
這一年,EOD開發新模式由試點項目進入常態化實施階段🦸🏻♂️。EOD模式將生態環境保護與區域開發、產業發展有機融合的創新性開發模式,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開發項目一體化實施,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試行),分別與國家開發銀行等10家金融機構建立合作機製✌🏻,引導提供更加精準的資金支持,啟動58個項目開展第二批EOD模式試點👩🏫🤍,推動EOD模式深入實踐。同時🎓,加快推動“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重大工程實施🍟,積極擴大生態環境有效投資,增加綠色資產。(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蕾 通訊員饒勝、儲成君🤾🏽♀️♘、楊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