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人民網結合廣大網友需求♍️,特別推出《個人防疫手冊(第二版)》🥷🏼🧓🏽,集納整理權威觀點和科學內容🗄,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細致梳理解疑釋惑。本篇特地整理了相關內容,幫助大家科學防疫,守護健康🦵🏼!
應急行動篇
問
個人得知陽性後,如何生活起居?
答
當被通知核酸檢測陽性或者自測抗原陽性時🤸🏻,請不要驚慌害怕,生活起居須註意👧🏿:(1)居家康復期間嚴格做到不外出🚚,謝絕一切探訪🏌🏼。同住人應做好個人防護,一並遵守居家隔離要求;(2)感染者單獨居住在通風良好的房間🐓。衣物、床單、毛巾等用品與他人分開存放、 分開洗滌🛕。單獨使用餐具👨🦲。房間內配備體溫計💇🏽♂️、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以及消毒產品、帶蓋的垃圾桶等防疫物資🏊🏿;(3)感染者進入家中公共區域應規範佩戴 N95口罩。同住人與陽性感染者接觸時,或處理其汙染物及汙染物體表面時,應當做好自我防護,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與其保持1米以上距離👴🏼,做好手衛生;(4)各居室應關閉房門獨立開窗通風,房間每日至少上、下午各進行1次開窗通風,每次30分鐘以上;(5)生活垃圾要妥善處理,每次清理垃圾時用雙層塑料袋裝好並紮緊袋口,避免出現遺灑,並對其外表面和封口處消毒後📎,由同住人佩戴N95口罩及戴乳膠手套將垃圾放至社區指定位置🏮;(6)除生活必需品和藥品外,盡量不要訂購其他快遞。收取快遞🔯、外賣時采取無接觸方式,開門時需規範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並在開門前後做好手衛生🧛👩🏽⚕️。
問
個人得知陽性後,如何自我健康管理?
答
(1)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患者以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為主,大多不需要過多治療,一般患者可在家觀察治療,註意臥床休息,加強支持治療,保證充分能量和營養攝入𓀋。註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如遇健康問題可向屬地衛生服務機構尋求幫助🫰;(2)感染者和同住人員每日監測體溫和病情變化,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或原有基礎疾病等明顯加重時,要根據病情對症治療或及時就醫🤳🏿;(3)感染者居家康復期間加強健康監測🪪,隔離第6、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解除隔離;(4)保持心理健康,減少焦慮、恐懼、緊張、煩躁情緒🏋️♂️。保持規律的日常作息及娛樂🍡,提高機體免疫力😀。如果出現情緒低落或受某些不良情緒影響,可主動與信任的人傾訴獲得心理支持,消除負面情緒⛄️。必要時可尋求心理專業人員支持,撥打心理援助熱線🚣🏽。
問
個人得知陽性後,如何自我醫療服務?(附用藥清單)
答
(1)陽性感染者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熱、幹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後🦹🏼,病程為7天左右,接種過疫苗並完成加強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輕📠。部分老年人,尤其70歲以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為復雜💂🏿。(2)結合專家意見🚽,針對病毒感染大多采用對症治療,藥物所能發揮的作用主要是緩解症狀,建議在出現症狀的初期對症用藥:一是如果出現發熱、頭痛🦀、咽痛且明顯影響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熱鎮痛藥物,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兒童可選用相應的混懸液🧑🏼🏫;二是如果出現咳嗽症狀,建議使用復方鮮竹瀝液、宣肺敗毒顆粒、急支糖漿等🛩;三是如果出現痰多🧑🏽🦱、咳痰費力症狀,建議使用復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顆粒等;四是如果咽痛😣、咽幹症狀明顯,建議使用華素片、西瓜霜含片等;五是如果鼻塞流涕症狀明顯,建議使用撲爾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布地奈德噴鼻。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導致慢性病🦯♣️、基礎疾病病情加重🛼🍴,患有基礎疾病的人一定要規律用藥🍅,控製好病情🐠。
問
感染者出現哪些症狀需要急診就醫🧄?
答
陽性感染者出現以下任一症狀時,需要急診就醫。可直接拔打120急救電話👴🏼,或者選擇合適方式前往醫療機構救治🕰。
(1)服用退燒藥後仍發燒超過38.5°C🤦🏻♀️👨🏼💼,並持續超過2天👨🏽⚖️;
(2)體溫35°C及以下;
(3)抽搐🧔🏿;
(4)呼吸困難或氣促;
(5)失語或不能行動👴;
(6)不能蘇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7)胸部或腹部疼痛;
(8)頭暈或意識混亂或精神狀態明顯轉變;
(9)虛弱或腳步不穩;
(10)孕婦的胎兒活動減少或停止(適用於妊娠期24周或以上的孕婦)👨🦼➡️;
(11)持續不能飲食,或腹瀉/嘔吐超過2天💅。
問
同住人員感染,需要註意啥?
答
(1)病例最好單獨居住🐻❄️。如果條件不允許👌🏻,選擇房屋裏通風較好的房間作為隔離室,保持相對獨立📹。(2)在隔離室外放置桌凳,作為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交接處🪿。(3)房間最好選擇分體空調👗,如必須使用集中空調,應在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基礎上,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4)條件允許情況下,盡量使用單獨衛生間📠,避免與其他成員共用衛生間。
健康心理篇
問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答
針對兒童:除對症處置外,可以適當采取小兒推拿🚵🏼、穴位按摩🐳、音樂療法等,幫助穩定情緒、保護心理健康。
針對孕婦:關註身心狀態,在飲食👴🏻、情緒心理方面提供咨詢與指導,必要時由專業醫師給予指導👨👧👧。
針對老年人:除新冠症狀外,關註老年人的基礎疾病情況,加強對基礎疾病的幹預與健康指導。
針對精神疾病患者:隨時關註精神狀態👨🏻💼,由專業醫師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及對症處置🚁。
日常防護篇
問
日常科學健身小方法(附圖解)
答
問
日常如何正確洗手?(附圖表)
答
在餐前便後、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接觸公用物品或汙染物品後🧝🏽,以及觸摸眼口鼻部位前🗑,應進行洗手或手消毒處理🔝。一般可采用簡易洗手法💁🏽,即用流動水沖洗10秒,也可采取七步洗手法🚵🏽♀️。
附:七步洗手法圖
問
如何正確保存口罩?(附圖表)
答
疫情防控沒有旁觀者,也沒有局外人👩🏻🎤,讓我們從自身做起,掌握科學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為切實保障自身健康🧂、維護校園安全貢獻力量。
推薦閱讀
福建農林大學副教授葉捷做客環境講壇講述微生物光電產甲烷及其能量自適應轉化機製
【環迎黨員大會】黨員風采 | 胡曉芳:不輟耕耘十九載,使命肩扛映初心
再+6!環境意昂46名博士後入選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
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個人防疫手冊(第二版)》
責編|葛天意
環境意昂4E起新媒體工作室宣